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?明明照著勞基法的公式算資遣費,結果跟勞動部的計算機出來的金額就是差了幾百塊。這種讓人抓頭的時刻,其實在HR的世界裡一點都不罕見。本集將帶你走進勞資顧問的真實日常,看看這個角色到底在做什麼、要具備哪些能力,又有哪些職場黑暗面與挑戰。
從幼保系到人資:一場誤打誤撞的職涯轉折
佳靜並非人資科班出身,大學念幼保系,畢業後因緣際會選擇了人資領域,從助理一路做到經理。她坦言:「一開始只是想學習,沒想到一做就是二十年。」這段過程不僅反映出職涯的多元可能,也提醒我們,興趣與機會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交會。
人資的多重角色:光鮮亮麗?還是壓力山大?
許多人對人資的想像,是可以決定員工去留、掌握薪資大權的「公司核心」。但佳靜說,HR其實常常夾在老闆與各部門之間,既要維持和諧關係,也要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。比方說,招募新人失敗、員工流動率高時,HR往往成為第一個被質疑的人。「有時候真的像是公司裡的劍靶,壓力只能自己消化。」她用這句話形容HR的真實處境。
HR工作中最讓佳靜感到挫折的,就是招募難題。不是招不到人,就是新人待不久,導致公司成本增加、士氣受損。她形容這像是在沙灘上找珍珠,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敏銳度。這也是許多人資夥伴日常最頭痛的部分。儘管壓力不小,佳靜卻從每年的人資部門滿意度調查中獲得巨大成就感。當員工對HR的服務給予肯定,像是發薪準確、問題回覆即時,她就覺得努力沒有白費。「看到大家的回饋,真的很開心。」這種來自同事的認同,往往是HR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。
給人資新手的建議:耐心、法條、溝通力缺一不可
佳靜鼓勵想踏入人資領域的夥伴,除了要熟悉勞基法等法條,更要有耐心與溝通技巧。她提醒大家,不要只追求國外流行的管理工具,像OKR、KPI等,最基本的法規才是HR的立身之本。每當成功協調部門、解決員工問題,就是HR最有價值的時刻。
轉型勞資顧問:結合律師,打造更完善的服務
隨著經驗累積,佳靜開始往勞資顧問的角色發展,並與律師合作,成立專業諮詢團隊。她希望未來能成立更多結合HR與法律的服務公司,讓企業主與員工都能安心獲得專業解答。「不要為了省錢亂找資料,專業的諮詢才是真正的保障。」
勞資顧問在做什麼?企業和員工之間的第三方橋樑
勞資顧問這個角色要對勞基法、就業服務法、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相關法規非常熟悉,不只要幫企業主解決疑難雜症,還要協助雙方溝通協調,甚至在勞資糾紛時出面協助調解。舉例來說,像是資遣、加班費、曠職、保險相關問題,勞資顧問都要能給出專業且合規的建議。有時候還得像偵探一樣,從LINE訊息、考勤紀錄、薪資單等蛛絲馬跡中還原真相。
人資顧問 vs. 勞資顧問,其中的差異為何?
很多人會把人資顧問和勞資顧問混為一談,其實兩者的重點不太一樣。人資顧問偏向組織規劃、薪酬福利、人才發展等人事管理層面;而勞資顧問則是更「貼近法條」,重點在於合規、糾紛處理、勞動關係協調。如果你是喜歡研究法條、解決爭議、幫助企業合法經營的人,勞資顧問會是你的菜!
成為勞資顧問,需要什麼條件?
最基礎的當然是要熟讀勞基法及相關法規。雖然台灣沒有專屬的「勞資顧問師」國家證照,但「就業服務乙級」證照、衛生安全相關認證絕對是加分項目。此外,勞動部每年都會開設許多免費課程,新手或進修都很適合參加。你還需要有耐心、細心,並且願意持續學習,因為法令會一直變,案例也層出不窮。
勞資顧問的實戰故事:一場70萬的攻防戰
有一次,一名員工主動離職後,卻在男友慫恿下回頭向公司索討70萬資遣費和加班費。老闆本來想「以和為貴」給個10萬解決,但對方堅持底線,最後雙方談判破裂,進入訴訟流程。這時候,勞資顧問的專業就派上用場了。從資料整理、證據搜集,到協助律師打官司,最後因為公司資料齊全、計算無誤,對方無法舉證,最終一毛錢都沒拿到。這種案例不只考驗專業,更考驗溝通協調與臨場反應能力。
勞資顧問的日常挑戰:溝通、觀念、灰色地帶
最辛苦的,往往不是法條,而是「人」。特別是遇到傳統產業老闆,常常會有「以前都這樣,為什麼現在不行?」的想法。像是不想幫員工投保、要求簽切結書、懷孕員工該不該資遣等問題,都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溝通、教育。有時候還會遇到「黑箱作業」的勞資顧問,建議企業用違法手段規避責任。這時候,堅持合規、站穩立場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如果你也想成為勞資顧問,佳靜彙整了一些建議要送給你:
- 耐心與熱情:這是一條充滿瑣事與挑戰的路,要能耐得住性子,樂於助人。
- 持續學習:法令常變、案例多元,不能停下腳步。
- 溝通協調力:你是勞方與資方的橋樑,要能同理雙方、協助找到平衡點。
- 證照與課程:多參加勞動部、專業協會的課程與認證,提升專業度。
- 以案例為師:多看判決、多聽前輩經驗,實戰經驗比什麼都重要。
你有遇過什麼勞資糾紛的奇葩案例嗎?或是對這個行業有什麼疑問與想法?勞資顧問的工作不只是翻法條,更是站在人性、情理與法律之間,協助雙方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。這條路雖然辛苦,但每當幫助企業與員工順利解決問題時,那份成就感絕對值得。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《不只是人資》Podcast 頻道!
【更多人資轉職、人資職涯、勞資顧問延伸閱讀】
【人資斜槓】百家爭鳴的職涯主題自媒體時代,人資真的適合斜槓職涯輔導嗎? – Joyce
【人資未來發展趨勢】身為人資,如何保有不被淘汰的競爭力?如何增進人資的工作價值?_紀乃文老師
【提升人資話語權】統整3大執行心法,從提升專業能力、建立共通語言開始_Vava
【關於 NotOnlyHR 不只是人資】
我是 Miriam,是一位講師、人資顧問,同時也在經營自媒體,分享職涯成長思維與人資顧問日常,讓人資,不只是人資。從企管全面下手,致力凸顯人資工作價值,給予螢幕前的你,可立即應用的方法,而不是空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