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想過,一個不到10人的新創團隊,如何快速成長到30人規模,還能在疫情、產業變革、組織管理等重重挑戰下穩步向前?今天就帶大家走進薩泰爾的成長故事,看看營運長繼正如何帶領團隊一路突破,並分享他在管理上的獨門心法!
新創公司的起點:從「不到10人」到「30人」
薩泰爾2018年成立時,團隊不到10人,甚至多數人還不是正職。那時公司唯一的產品就是《博恩夜夜秀》。隨著節目熱度攀升,團隊逐漸擴編:2019、2020年來到20人,2021年季正加入時,疫情讓人數暫時凍結,直到現在穩定在30人左右。這樣的成長速度,對新創來說既是機會,也是挑戰。想像一下,原本大家各自分工、自由奔放,突然要開始打卡、遵守規章,元老同仁難免會有「以前不用這樣,現在怎麼這麼多規定」的疑問。
組織擴張的考驗:制度、溝通與合規
繼正分享,隨著人數增多,組織必須更重視制度與合規。從門禁打卡到導入SaaS雲端考勤,甚至主動提前遵守勞基法,目的就是讓公司「後方」安全,避免外部風險和內部管理混亂。舉個例子,疫情期間公司實施遠距與混合辦公,傳統打卡機就不夠用了,必須用GPS定位等新工具來管理出勤。這些細節,都是新創在成長路上必須思考的管理升級。
專案型組織的挑戰:產能怎麼算?
薩泰爾不只是做節目,還跨足YouTube、授權、代言等多元產品。隨著業務擴展,如何評估員工產能變成一大難題。娛樂產業不像工廠流水線,工作內容多元、難以量化。繼正團隊嘗試用「任務點數」制度,每個任務分配不同點數,例如:5分鐘的小事1點,三個月的大案21點,用數據來衡量每人每月的產出,進而判斷哪些工作該外包、哪些該in-house。雖然還在摸索階段,但這種制度如果成熟,甚至能成為業界標竿!
中階管理層的培養:好兵不一定是好將
隨著人數擴張,管理層缺口浮現。很多新創都遇到一個問題:優秀員工升主管,卻不一定會管理人。管理是專業技能,不是只靠直覺或原本的工作能力。薩泰爾因此積極培訓中階主管,讓組織能夠「分層管理」,不再只有三位高層管30人,而是建立更健康的管理架構。這也是新創公司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一步。
薪酬設計的迷思:新創怎麼訂合理的薪資?
新創產業薪酬設計最難的地方在於:每個職位都很新,市場參考少,天花板在哪裡也不明確。繼正分享,除了拆分職類:後勤、業務、技術,還要根據職務、年資、產業特性來設計獎金與調薪機制。例如業務職,B2B型態獎金比例高,本薪低;技術職則和內容分潤、產出直接掛鉤。薪酬設計不只是數字遊戲,更是公司策略與員工激勵的平衡藝術。
你也在新創公司嗎?這些困境你一定感同身受!
從薩泰爾的故事可以看到,新創公司在成長過程中,制度、溝通、產能管理、薪酬設計都會遇到各種「沒標準答案」的挑戰。最重要的是,領導者要有勇氣嘗試、持續優化,才能帶領團隊往前走。薩泰爾的經驗告訴我們,新創的成長沒有捷徑,只有不斷調整、勇於嘗試。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《不只是人資》Podcast 頻道!
【更多新創公司組織管理/CEO(營運長)、COO(執行長)專訪延伸閱讀】
【組織管理】新創如何維持企業文化的濃度?成功降低離職率、提升留任時間|品牌電商集團 騰勢營運長 Jason
【組織管理】新創公司成長4大關卡!朋友變同事,怎麼建立制度?該找能力強的人,還是符合團隊文化特質的人?|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-徐書磊
【組織管理】經營雇主品牌就靠這2招!何時要佈局人才梯隊?如何讓員工都能跟上腳步?|茶籽堂營運長 Lauren
【關於 NotOnlyHR 不只是人資】
我是 Miriam,是一位講師、人資顧問,同時也在經營自媒體,分享職涯成長思維與人資顧問日常,讓人資,不只是人資。從企管全面下手,致力凸顯人資工作價值,給予螢幕前的你,可立即應用的方法,而不是空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