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想過,一個人資長,其實是從業務做起的?如果你覺得人資長就是「管人、算薪水」那種傳統形象,今天這篇文章絕對會顛覆你的想像!這集我們邀請到CMoney人資長Niko,來聊聊她如何從金融業一路轉戰到金融資訊業,甚至成為公司成長的靈魂推手。她的故事不只是職涯選擇,更是組織變革、個人成長、文化建立的真實案例。
Niko的職涯起點:從銀行櫃員到證券業務
Niko一路從高職、北商畢業,進入銀行做櫃員、客服,再轉到證券公司當業務。在那個「理專」剛興起的年代,她發現自己不喜歡「努力也要排隊領獎」的體制,毅然決然想換個環境,她說:「年輕就是要去闖!」這句話像極了每個還在摸索自己職涯方向的你我。證券業的業績每天歸零,壓力巨大,但Niko卻把銀行舊同事都變成自己的客戶,還做到分公司第一名。她坦言,雖然業績不錯,但始終覺得自己幫不上客戶真正的忙,隨著電子下單成為趨勢,她敏銳地察覺人力需求將大幅減少,於是又勇敢地踏入金融資訊領域。
組織成長的見證者:從17人到400人
Niko加入CMoney時,公司只有17人,身兼業務、客服、產品Demo等多重角色,幾乎除了搬機器、寫程式,其他都一手包辦。隨著公司擴張,她也半路「兼差」做起HR,招募團隊夥伴。如今CMoney已成長到400人,Niko見證了組織規模、產品線、文化的全面升級。她回憶,最早CMoney是以法人投資決策系統為主,後來逐步拓展到C端APP,成為許多理財老師、個人用戶的理財工具,這種從B端到C端的產品演進,也反映了公司策略的靈活與前瞻。
業務轉HR:勇敢接下人資長的挑戰
2019年底,Niko卸下業務Leader的職務,因組織變革需要,CEO邀她嘗試人資長的角色。她坦言,當時對HR毫無概念,就是互打互撞,邊做邊學。原本公司只有2個人資,還有一個在產假,HR團隊簡直是「200比1」的極限挑戰,Niko把業務精神帶進HR,招募、溝通、推動文化都像「成交」一樣帶勁。她認為,HR的本質其實很像業務,要能開發、要能被拒絕、要能持續推動,這種「業務魂」也讓她在推動組織文化、主管讀書會、團隊內訓時特別有感。
文化與成長:HR的三大成就感來源
Niko坦言,HR最大的痛苦就是「無力感」,不能代替主管或員工做決定,只能陪伴、引導。她曾兩次在主管會議上大哭,因為看見大家不敢發言、不願溝通時的無奈,但這種真誠,也讓同事更願意支持、改變。當然,除了挫折外,Niko也分享了成為HR後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:
- HR團隊的成長:從2人到10人,系統自動化、流程優化,讓HR不再只是行政,而是組織成長的引擎。
- 主管讀書會與文化建立:每年讀超過14本管理、心理學相關書籍,推動主管間的溝通、價值觀、問題解決。她用「小班制」讓資深、資淺主管交流,真正把書本知識落地到管理實務。
- 與夥伴共同完成任務:無論是內部制度、團隊活動、組織變革,都能感受到「利人利己」的影響力擴張。
Niko坦言,自己已經開始尋找HR部門的接班人。她不只是「讓賢」,更想把人生下半場投入到心理學、教練、薩提爾等領域,延續「幫助他人、成就自己」的初衷。
給HR新手的建議:業務力、數據力、主動力不可少
- 多元歷練:不只HR,最好有業務、產品、客服等前線經驗,才能真正理解事業體運作。
- 數據分析必備:學程式語言、精通Excel,讓你在HR資訊、決策分析上如虎添翼。
- 主動學習:不要只說「我喜歡人」,要多查資料、善用工具(如ChatGPT),主動找答案。
- 做足功課:校招、面試前一定要了解企業,別把求職當逛夜市!
Niko的故事告訴我們,HR的路不只一條,業務、產品、管理、心理學都能成為你的武器。她用行動證明,HR能帶動組織文化、影響力、成長動能,也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下半場。更多內容歡迎收聽 《不只是人資》Podcast 頻道!
【更多人資長升遷加薪、人力資源管理延伸閱讀】
【升遷加薪必讀】人資長須具備這3項能力!人資長眼中的「理想HR」是什麼樣子?|104 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鍾文雄人資長
【人資未來發展趨勢】身為人資,如何保有不被淘汰的競爭力?如何增進人資的工作價值?_紀乃文老師
【晉升人資主管全攻略】培育部屬獲得人資職涯發展成就,挖掘自我驅動力,擺放最適配職務位置- Justin
【提升人資話語權】統整3大執行心法,從提升專業能力、建立共通語言開始_Vava
【關於 NotOnlyHR 不只是人資】
我是 Miriam,是一位講師、人資顧問,同時也在經營自媒體,分享職涯成長思維與人資顧問日常,讓人資,不只是人資。從企管全面下手,致力凸顯人資工作價值,給予螢幕前的你,可立即應用的方法,而不是空談。

